急性中毒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要点
1.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1.1. 皮肤毒素的去除 清除皮肤毒物:迅速使中毒者离开中毒场地,脱去被污染衣物,用微温水反复冲洗身体,清除沾污的毒性物质。如果是碱性中毒,可以用醋酸或1% ~ 2% 稀释的盐酸,酸性水果用汗液冲洗; 如果是酸性中毒,可以用石灰水、小苏打水、肥皂水冲洗。敌人的害虫不应用碱性溶液冲洗。1.2。清除眼内毒素
迅速0.9%盐水或清水进行冲洗5~10分钟。酸性毒物用2%碳酸溶液洗涤,碱性毒物用3%硼酸溶液洗涤。然后可点 0.25% ***霉素眼药水,或 0.5% 金霉素眼药膏以防止感染。没有药水的时候,只能用温水洗。
1.3,吸入急救
应立即将病人可以脱离学生中毒进行现场,搬至空气质量新鲜的地方,同时可吸和氧气。
1.4。食用毒药的急救
,用手指、羽毛、筷子和舌板触摸咽部,将毒物吐出来。不清醒者忌用。有条件的还可服用 1% 硫酸锌溶液 50~ 100ml 。如有必要,皮下注射吗啡(阿扑吗啡)5毫克。
2.如何处理急性中毒
二、洗胃:根据毒物各类选用洗胃液。为了防止毒物的吸收,去除消化道未吸收的毒药,立即用生理盐水洗胃(水温35至37度),将胃内物质和排泄物送去检查,进行毒性分析。同时,向患者和家属了解中毒的名称、浓度、剂量、原因和时间,并对症状进行处理。严禁吸入腐蚀性毒物以防止胃穿孔的患者洗胃。昏迷患者禁止呕吐。
500ml适合每次洗胃。四、导泻:洗胃完毕用 50% 硫酸镁 40~50ml 导泻,禁用油类,以免保真脂溶性毒物吸收。快速建立静脉通道,输注促进被吸收毒物的排泄,并根据中毒类型选择不同的拮抗剂。六、密切观察病人神志、血液、 T、 P、 R变化及用药后反应,作好护理记录。
3。急性中毒的症状是什么?
3.1,皮肤粘膜
①皮肤及口腔黏膜灼伤:见于强酸、强碱、甲醛、苯酚、甲酚皂溶液等腐蚀性毒物灼伤。硝基可使皮肤黏膜痂皮呈黄色,盐酸痂皮呈灰棕色,硫酸痂皮呈黑色。②紫绀:引起氧合血红蛋白不足的毒物可产生紫绀。麻醉药、有机溶剂抑制呼吸中枢,刺激性气体引起肺水肿等都可产生紫绀。
3.2、眼
瞳孔散大:见于抗胆碱药物,如阿托品和天仙子胺中毒;瞳孔收缩:见于有机磷农药、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、阿片类药物(如吗啡、海洛因、可待因等)。),毒扁豆碱,毛果芸香碱,巴比妥,氯丙嗪等。;视力障碍:甲醇、硫化氢、肉毒中毒等。
3.3、神经网络系统
昏迷:麻醉剂、催眠药、镇静剂、有机溶剂中毒,一氧化碳、硫化氢、氰化物等窒息性毒物中毒,高铁血红蛋白中毒,有机磷杀虫剂、有机汞杀虫剂、拟除虫菊酯杀虫剂、溴甲烷等农药中毒。②谵妄:见于阿托品、乙醇、抗组胺药中毒。
如何诊断急性中毒
< p>1。毒物暴露史:与患者不明原因的急性症状相对应,医生应警惕患者可能的中毒,并需要仔细复查其病史。他们不应该放过任何线索,及时诊断病人中毒,为病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。
2、体格进行检查
(1)神志:是清醒、朦胧、谵妄、还是昏迷,表情是痛苦还是烦躁。2、血压、脉搏、心率与心律、呼吸(频率与节律,肺部有无罗音,呼出的气体有无特殊气味,如:有机磷中毒有蒜臭味,乙醇中毒有酒味,硫化氢类中毒有蛋臭味等)。3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。如扩大:见于阿托品、苯丙胺等中毒;缩小见于有机磷、吗啡、麻醉剂等中毒。<;p>;3,实验检查<;/p>; (1)毒物鉴定:将呕吐物、洗胃液、尿、粪、血液等进行毒物分析。(2)根据病情需要做:血胆碱脂酶(CHE)测定,血液生化,血气分析,肝、肾功能,脑脊液,X线,心电图,脑电图等检查。预防急性中毒 1.搞好食品卫生监督和食堂卫生,禁止食用病死禽畜肉或其他变质肉类。醉虾、腌蟹等最好可以不吃。 2.冷藏食品应保质、保鲜,动物食品食前应彻底加热煮透,隔餐剩莱食前也应充分加热。 3、烹调时要生熟分开,避免交叉污染。 4、腌腊罐头食品,食前应煮沸6~10分钟。 5、禁止食用毒蕈、河豚等有毒动植物。 6.炊事员、保育员有沙门菌感染或带菌者,应调离工作,待3次大便培养阴性后才可返回原工作岗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