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放松患者腹部
胃痛的时候,尽量把皮带松开,这样可以保障胃气流通顺畅,让腹部舒服一点。 经常胃痛的人通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,以避免腹部压力。 2.吃点东西 胃疼也常常是因为饥饿产生的,这个时候如果有软质食物的话吃一点,比如面包等是很管用的,但不要喝牛奶,也不要吃硬的东西。平时可以买些苏打饼干放在家里或工作的办公桌里,以备不时之需。 3. 给温暖点 胃寒的人常常是因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发作的,这个时候喝点热水,或是用热水袋敷一会儿胃部,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。洗个热水澡也很不错!
4,运动疗法 *跪姿前倾:双膝跪地,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,上半身保持直立,双手自然下垂。慢慢坐下,直到你的重量完全放在脚踝上,然后把手放在膝盖上,正常呼吸。 持姿势30秒左右,放松身体,上身前倾。重复做3~5次。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、胃肠综合征(腹泻等),还可强化大腿肌肉。 伏地挺身:俯卧(趴在床或地板上),全身放松,前额触碰地面,双腿伸直,双手弯曲与肩平放,手肘靠近身体,掌心向下。双手进行支撑,抬起头、胸部,双腿仍接触到了地面,直到学生感觉胸腹完全可以展开。保持10秒钟左右这个位置。重复做3~5次。这能消除产生胀气、解除患者便秘、锻炼背肌,对脊椎问题矫正有一定的帮助。 站立弯膝: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,双手轻放膝上,身体微向前弯。深吸一口气,吐气时缓慢进行收缩腹部肌肉,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,但不要自己勉强可以用力,否则会选择感到非常不舒服。保持该姿势5-20秒,不要憋气,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,放松肌肉。重复4-7次,这个动作对消化不良和便秘很有帮助。 如何预防胃痛
1、定时进行定量
即每日三餐定时,到了规定时间,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。都应主动进食.避免过饥或过饱,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。每餐还应保持食量适度。
2,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「不烫不凉」为度。否则,过烫过冷的食物可以进入我国胃部问题之后,都会通过刺激胃黏膜,久而久之。易引发各种胃病。
3. 慢慢咀嚼 对食物充分咀嚼,使食物尽可能变“细”,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。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,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,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。4. 水的选择
至水的最佳时间是在空腹一小时每餐前早晨。用餐水后,立即会冲淡胃液,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。
5,充足的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维护作用。胃液作为中坚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,可有效发展发挥胃的功效,维护我国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。
有些人受凉风刺激后,常会引起胃疼,此时不妨吃些炒熟、煮熟或生的花生米,有助于缓解胃疼症状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一定要保持你的身体!
按摩疗法胃小方法 (基本手法)1.按揉背腰镇痛法在单掌推背部膀胱经路线的基础上,叠掌揉,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膈俞至三焦俞一段膀胱经内侧线,注意局部重点取穴。
2、晃拨俞穴行气法:单掌根着力,依靠脘关节作手掌晃动动作,带动掌根晃拨,分别刺激肝、脾、胃、三焦俞等穴,手下压力要适度,晃拨频率均匀。3.提拿捏脊健运法双手拇、食指沿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(大椎穴至命门穴一段),施术捏脊法自下而上10次。4.捏拿背腰肌理气法在肩胛内移的基础上,拇、食指捏拿骶棘肌上段(肩胛间区段,轻拿轻放),亦可加用中指作捻转动作。 5、搓擦胃俞温中法: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,搓后缓缓揉动,使热感渗透。6.推揉腹部和中法两拇指开三门、运三脘,单掌或双掌于左胁肋部快速推抚,称之推胃法;掌推腹部任脉路线;掌根轮状顺时针推脘腹;叠掌揉上腹部,以左上腹为主。7.擦摩上腹散寒法用单掌反复擦上腹部,频率要快以温热为度;改用掌摩以上部位。8.按揉腹部消积法双拇指交替按压腹部任脉及两侧胃经路线,双掌重叠自上而下揉以上部位;双掌扣脐轮状揉腹部。 9.拿揉抖颤导滞法在两掌波形揉脘腹的基础上,多指捏拿腹肌作抖颤动作。10.按揉阳明清热法用拇指或小鱼际肌分别揉手足阳明经前臂及小腿段,以按揉手、足三里穴为主。